正确的理财观#
财富竞赛的胜负关键,不在起跑点,
而在于选择哪个跑道。
投资理财可以致富#
和信企业集团是台湾地区排名前五的大集团,由和信企业集团会长辜振甫和“中国信托”董事长辜濂松所领军。和信包含七大事业体:金融、制造、营建、旅馆、传播、服务和海外事业体,共有50多家关联企业,总资产已达4600多亿元。外界非常好奇这对叔侄如何做到政商两得意?两人究竟谁比较有钱?
辜振甫与辜濂松的财富竞赛
有钱与否其实和个性有很大的关系。辜振甫属于慢郎中型,而辜濂松属于急惊风型。由于两人个性极为不同,所以在投资理财的方式上大相径庭。辜振甫的长子——台湾“中国人寿”总经理辜启允非常了解他们,他曾说:“钱放进辜振甫的口袋就出不来了,但是放在辜濂松的口袋就会不见了。”因为辜濂松会不断把钱拿出来投资,因此辜濂松的资产比辜振甫还多。以辜濂松个人的资产而言,遍布在美国和日本,分别投资在房地产、基金、饭店、高尔夫球场和银行;而年高80多岁的辜振甫则相当保守,对于自己的理财观,辜振甫说:“疏于理财,也不想为钱伤脑筋。”所以他的私人收入都交给秘书存到银行,除必要开支外,其余都转为定期存款。
长年累月下来,辜振甫的现金当然比较多,因为他的钱都放在银行。但是以创造财富来说,辜濂松却遥遥领先辜振甫。虽然两人年龄相差17岁,但是只要投资理财得当,仍旧可以后来居上。
每月投资1200元,40年后可成亿万富翁
使你陷入麻烦的不是那些你不知道的事,而是一些你知道但是你认为不可能的事。
谈到投资理财,第一个应该阐述的观念是:投资理财不仅仅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财务状况,而且人人都可以利用理财致富。
以下就举个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
假定有一位身无分文的年轻人,从现在开始,能够定期每年存下1.4万元,如此持续40年。如果他每年所存下的钱都能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因而获得每年平均20%的投资报酬率,那么40年后,他能累积多少财富?
作者在各种演讲会上,经常让听众先猜答案。一般人所猜的金额,多落在200万至800万之间,顶多猜1000万元。然而正确的答案却是:10281万元,一个令众人惊讶的数字!以25岁的年轻上班族为例,从现在开始,每年只要存下约1.4万元,相当于每个月存1200元,40年共投入56万元。若将这些存下来的钱都能投资股票或房地产,获得每年平均20%的投资报酬率,到了65岁退休时,就能成为亿万富翁。
以上这个数据是依照财务学或投资学上计算年金未来值之公式得之。计算式如下:
上述公式只是用以说明,如何以小钱经由理财赚大钱的道理,读者不懂这个公式没有关系,因为真正利用投资理财成为亿万富翁的人,绝大多数不懂这个公式,而懂这个公式的人,不一定就能理财致富。
由此看来,一个人只要还年轻,有致富的企图心,懂得如何投资理财,再加上三个条件,即每年存1.4万元,将存下来的钱投资于股票或房地产,以及耐心等待40年,不管目前的经济状况如何,都可以在有生之年利用理财而致富。而上述三个条件人人都可轻松拥有,理由如下:
一、每年要存1.4万元,相当于一个月存1200元,相信对每个人而言,应是轻而易举之事。(如果你发现每年存不了1.4万元以上,你理财的首要之务是储蓄,而非投资。本书目前对你的帮助恐怕不大,毕竟必须先有小钱才能谈投资理财。)
二、过去股票、房地产的长期平均报酬率都在20%以上,换言之,过去只要有钱时,便分散投资于股票与房地产,并且长期持有,要获取平均20%的报酬率并非难事。这些投资工具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贫贱富贵,人人都可投资。(根据实际资料计算,台湾股市过去20年,平均每年投资报酬率约在20%左右;根据许多研究报告显示,台湾房地产过去40年的平均报酬率也都在20%以上。)
三、40年累积财富的岁月,看似长久却不苛求,几乎是每个人都有。一般而言,现代人多在20至25岁开始上班谋生,这时便可开始储蓄与理财,到了退休年龄65岁,刚好40年。也许你埋怨上帝在某方面很不公平,因为有人生而富有,有人却生而贫穷,唯独在理财的时间上,却是蛮公平的,因为大多数的人,都拥有40年以上的理财时间。基本上,上帝赋予每个人公平的理财致富机会。
上述这个例子,给我们的启示是:投资理财不仅仅能改善家庭财务状况,它更是一个致富途径。只要投资观念正确,理财得当,每个人都可以借由投资理财而致富。
善用理财能减少奋斗10年
本书一开始虽然是以40年作为例子,目的是为了提醒读者认识理财的威力。事实上,每一位读者的条件,应该都比上述例子佳,因此每一个人利用理财而成为亿万富翁的时间,应该都可以少于40年。读者目前多少都应有点积蓄,且未来每年所能存下来的钱,也应该不止1.4万元,因此每个读者理财致富的时间都能少于40年。
读者若还不了解,接下来再做进一步的说明,下表所列,为前述的理财致富方法,即每年年底投资1.4万元,报酬率20%,每过10年财富累积的情形。
若你已经拥有36万元,恭喜各位,你可以减少奋斗10年,因为你已站上理财奋斗10年所能达到的财富水准上。你只要好好理财,将所有的财产以股票或房地产的形式投资,再过30年你就可望成为亿万富翁。若你已有261万元,恭喜你,你可以减少奋斗20年。若你有1655万元,那更要恭喜你,你可以减少奋斗30年,再过10年你就可望成为亿万富翁。
投资年数 | 累积金额 (万元) | 最后十年财富累积金额 (万元) |
---|---|---|
10 | 36 | 36 |
20 | 261 | 225 |
30 | 1655 | 1394 |
40 | 10281 | 8626 |
相信各位读者理财的出发点都不是从零开始,财产总值至少有个三四十万,甚至是上百万的,因此多数人都可以在二三十年后便可利用理财成为亿万富翁。
投资理财不需要高深学问
人们的麻烦不在于不知,而在于所知的许多都非事实。
人人都说投资理财并不容易,必须懂得掌握时机,还要具备财务知识,总之,要万事俱全才能开始投资理财,如此的理财才能成功。事实上并不尽然,我自己研究投资理财已十几年了,看到许多平凡人靠理财致富,现在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各位,投资理财与你的学问、智慧、技术、预测能力无关,也和你所下的功夫不相干。归根结底,完全看你是不是做到投资理财该做的事。做对的人不一定很有学问,做对的人也不一定懂得技术,他可能是很平凡,却能致富,这就是投资理财的特色。
一个人只要做得对,他不需要很富有,不需要很有学问,亦不需要很用功,他不但可以利用投资而成为富人,而且过程轻松愉快。因此,投资理财不需要是天才,不需要什么专门知识,只要肯运用常识,并能身体力行,必有所成。因此投资人根本不需要依赖专家,只要拥有正确的理财观,你可能比专家赚得更多。
投资理财没什么技巧,最重要的是观念,观念正确就会赢。每一个理财致富的人,只不过是养成一般人不习惯,且无法做到的习惯而已。你是否知道理财可以创造财富且可以致富?如果你知道,你是否真诚地去尝试?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投资理财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它之所以困难,倒不是由于需要高深的学问,而是投资人必须经常做一些与你的习惯背道而驰的事。这对大多数的人、正常的人来说,并非易事。
本书所阐释的理财观念,点点滴滴看似平凡无奇,但财富就在正确的理财习惯中产生,投资理财就从建立正确的理财习惯做起吧!
一生能累积多少钱,
不是取决于你赚了多少钱,
而是你如何理财。
开源节流治标不治本#
台湾有名俗语:“人两脚,钱四脚”,钱追钱,要比人追钱快多了。
古有明训:“投资理财致富,唯勤与俭。”这句话在经济停滞的古代,可谓是理财的金科玉律,但在经济成长快速、变化多端的今天,理财的观念必须随之调整。
的确,在100年前,现代经济学的观念还未普及,经济停滞,时有战乱,开源节流是累积财富的不二法门。时至今日,世界各国都已懂得如何发展经济,促进社会繁荣,而经济成长的结果,往往使得股票、房地产的价格飙涨。各项资产的报酬率差异甚大,此时开源节流再也不是投资理财的重点。因此投资理财,不能再仰赖“聚沙成塔、积少成多”的开源节流,而是要依靠“几何级数、加速成长”的复利效果。
连战是如何致富的?
家产太多,无法一一注意,委托管理期间,原则不进出股市,不处分不动产。
连战的财产总值预估近60亿元,是台湾最富有的官员。但是他的财富不是靠他几十年来当公务人员的薪水省吃俭用而来,也不是靠他用功读书获得博士学位而来,而是由于连战的母亲在40余年前改变了投资理财的观念所致。
1951年左右,彰化银行前董事长张聘三提醒连战的父亲连震东,有钱就买三商银的股票。于是在张聘三的引荐下,连战的母亲赵兰坤将多年节省下来的积蓄,买了几百张彰化银行的股票,并采取长期持有,依靠自然增值的方式,奠定了连家财富的基础。赵兰坤很有理财的头脑,她不像一般妇人采取跟会的方式存钱,或是把钱存在银行,而是积极地投资理财。她还把苗栗祖产田地卖掉,与味全公司的创办人黄烈火在南京西路合盖房子,各分一半,据说这块精华地,就是连家的聚宝盆。
股票、房地产和土地是连战家族的生财工具,长年累积下来,目前连战持有彰化银行、台北企银、华南银行、国泰人寿等19种股票;不动产方面都位于精华地带,持有大安区复兴段、士林区阳明段和中山区中山段等11笔土地,房屋也皆位于增值快速的黄金地带,如大安区复兴段、中山区中山段及士林区阳明段等26栋房屋。
连战曾透露他们家的理财方式是“无为而治”,也就是买进之后便长期持有。40余年前便把所有的家产投资于股票和房地产,并耐心等待40余年,其间很少买卖,在每年20%以上的报酬率自然增长下,创造了近百亿元的财富。
也许你会质疑,连战家族40年前就已经很有钱。这也许是事实,不过作者要强调的是,40余年前,连家虽已颇具名望,但当年在台湾地区比他们有钱的家庭非常多,40余年后的今天,在台湾地区财富要能胜过连战家族的,可以说少之又少。这一切都应归功于40余年前,便具备正确的投资理财方式——财产大多以股票、房地产的形式投资。
致富关键在如何理财,非开源节流
有赚钱之能力,不如有理财的头脑,懂得如何以钱赚钱。
中国人素有勤俭之美德,上一代常常告诫下一代,致富之道在于能够严守勤俭之原则,并且要懂得开源节流。古有明训:“大富由天,小富由俭”,长辈总是训示我们,要勤俭持家,因为致富的不二法门就是开源节流。因此目前大部分家庭的理财观,仍强调克勤克俭,总认为开源节流是创造财富的不二法门,所以台湾地区的储蓄率一直高居世界的前几名。然而,在此作者要传达一个重要的信息:开源节流固然重要,理财更重要。
以前例而言,一亿多的财富之中,究竟有多少钱是由勤俭、开源节流而来?答案是一年存1.4万元,40年共投入56万。56万约占10281万的千分之五,而千分之九百九十五的财富都是经由投资理财而来,也就是用钱赚钱的方式而来,每年20%的报酬率,经过40年利滚利赚来的。请问开源节流重要还是投资理财重要?因此一生能累积多少钱,不是取决于你赚了多少钱,而是你如何理财。
如果一位上班族到年老时,发现自己的财富,大多是自己一生刻苦耐劳、省吃俭用所赚来省来的,那么几乎可以肯定,他一定不会很有钱。利用理财累积财富之道,不在“开源节流”的能力,而在于是否能充分发挥“以钱赚钱的复利力”。对多数人而言,要改善财务状况的首要之务,不是加强开源节流,而是应加强投资理财。
可是,大家是否曾认真想过,单靠开源节流不靠理财的话,一年即使储蓄100万元,也必须要100年后才能累积到1亿元。反之,若利用投资理财的话,一年只要储蓄1.4万元,40年后就可成为亿万富翁了。如果连战的母亲赵兰坤只懂得勤俭持家,只顾开源节流而忽略理财,连战今天的财富,会多到连他自己都数不清的地步吗?
我并非否定开源节流的重要性,只是要提醒你,不要只顾开源节流而忽略理财,投资理财在累积财富的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善于理财者而言,一生的财富主要是靠“以钱赚钱”累积起来的,而不是赚来或省来的。因此,你除了要能勤俭之外,更要学习如何投资理财。
因此想要改善家庭财务状况,必须谨记:赚钱固然重要,理财更重要。正确的理财观及智慧的投资选择,比你现有的财富或未来的收入,更能影响你未来的财富状况。 对于多数人而言,要改善自己未来的财务状况,首要之务,不是加强开源节流,而是利用本书了解理财的正确观念,并立即展开理财的积极行动。
一、对于理财致富者而言,一生的财富主要是靠以钱赚钱累积起来的,而不是赚来或省来的。
二、一亿元当中,占不到1%的财富是靠赚钱赚来的。
三、投资理财不是技术,而是观念。
四、理财的重点在于有钱可理,不在金钱的多寡。
学会投资理财的人,
就像拥有一部钞票复印机。
理财方式造成贫富差距#
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近几年社会大众认为台湾地区贫富差距的问题非常严重,财富有两极化的趋势。有47%以上的受访者认为“炒作股票或房地产”是贫富差距拉大的主因;其次是“个人工作能力与努力”(占14%);第三是“家庭庇荫”(占11%)。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受访者,认为造成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主因并非个人努力的成果,而是由于制度不健全、运气、机会等不公平游戏之结果。
的确,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的主因是“股票与房地产”,至于“个人工作能力与努力”与上一代“家族庇荫”影响并不大。一般人习惯将自己受穷的原因归咎于外在的因素,例如:制度不健全、运气、机会等,或者用负面的说词“炒作”,来解释自己没有作为的因素。 有钱的人大多是因为投资房地产或股票而致富,而造成财富增加的主因是因为“拥有适当的投资标的”(如投资房地产或股票),并非“炒作”而来。
放眼未来,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的现象会更加明显,有人可能成为这个趋势的受益者,有些人则可能是受害者,皆视个人能否掌握影响变化的因素。外在的因素不足以决定你我的财务情形,唯有内在的投资理财能力,才能主导我们的未来。
一、理财习惯造就了富人与穷人的差别。
二、投资理财致富的先决条件,是将资产投资于高报酬率的投资标的上,例如股票或房地产。
三、政府若想缩短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方式之一便是灌输老百姓正确的理财观。
多一分投资多一分收入
“思想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
试想两位同学毕业后,相偕到同一家公司上班,担任类似之职位,领取相同的薪水,两人节俭的功力也差不多,因此每人每年都能存下1.4万元,用于投资。所不同的是两人的理财方式,其中一位将每年存下来的钱都存在银行,另一位将每年存下来的钱分散投资于股票,两人共同的特点是不太去管钱,钱摆到银行或股市就再也不去管它们。
40年后,投资股票的那一位成为亿万富翁;投资银行存款的那一位成为“百万富翁”。亿万财富在当今的社会中,可以称得上是富翁,但是现在每次提到“百万富翁”,就会引起笑声。原因是现代的“百万富翁”已成为“无壳蜗牛”的代名词,百万财富在台湾买不起一间像样的房子,可称得上是贫穷人家。
那一位所谓百万富翁的贫穷人家,眼见旧时的同学兼同事,40年来薪水收入相同,节俭程度相同,最后竟然能成为亿万富翁。反观自己,在同样条件下,赚相同的钱,省相同的钱,最后连一间房子都买不起。直接的反应是:“他一定是贪污!”或是“他一定是中过什么奖!”不然为何一样赚钱、一样省钱,最后的财富怎么可能会差那么多!差到一个变成富人,一个变成穷人。
通常贫穷人家对于富人之所以能够致富,较负面的想法是将富人致富的原因,归诸于运气好或者从事不正当或违法的行业;而较正面的看法是将富人致富的原因,归诸于富人比我们努力或是他们克勤克俭。但这些人万万没想到,真正造成他们财富被远远抛诸于后,是他们的理财习惯。因为穷人与富人的理财方式不同,富人多数的财产是以房地产、股票的方式存放,穷人多数的财产是存放在银行。
投资人想跻身于理财致富之林,要能在思考模式上跳出传统思考的框框。有一个成年人不会骑自行车,他看到一位小孩子正在骑,羡慕地对这小孩抱怨说:“小孩子身手敏捷才会骑车”,没想到小孩子却对他说:“不一定要身手敏捷才能骑车”,于是小孩子教这位成年人骑车,而成年人也很快地就学会了。当成年人愉快地与这小孩道别回家时,却习惯性地推着车走路回家,这就是无法跳出惯性的框框。
如果理财是造成贫富的主因,那么解决当今社会贫富差距的根本之道,是加强社会大众之理财教育,并鼓励大众多来阅读本书。
只顾勤俭持家不切实际
人若能遵守投资理财之原则,想不富有也难,若不能遵照投资理财之原则,要想富有则很难。
我经常在想,目前大多数的台湾人,祖先赤手空拳,由大陆渡海移居台湾,都已超过200年了,200余年来若会理财,那么现在多数家族的财富,应该都有亿万之巨。然而如前所述,当今拥有亿万财富的家庭并不多。为什么?可能是我们多数家族的家训出现问题,以致于无法让后代子孙成为富有之家。
所谓家训,指的是上一代如何教诲下一代行为的准则。经过调查,似乎大多数家庭的家训都差不多,一般父母总是训示子女:一是要勤俭持家,二是要好好用功读书。家长总认为子女只要做到以上两点,就能成功致富。
的确,有不少家庭非常认真执行这两项家训,不但子女克勤克俭,且子女的教育也相当成功。可惜的是,因为彻底执行这两项家训而致富的家庭微乎其微。原因是上述两条家训都只是教我们如何赚钱而已,而没有教我们储蓄下来的钱该如何管理。因此,要让各位的后代成为富有的家庭,恐怕需要修改一下贵家族的家训。家训如何修改?作者的建议,“勤俭持家”与“用功读书”这两条家训,仍应该保留下来,但必须再加上一条:“钱不要存银行”。
勤俭持家为何值得保留?虽然开源节流充其量只能维持一个小康局面,无法致富。但因勤俭是中国固有之美德,再说不先省下一些钱,哪有资格谈理财,因此这条家训应予保留。
教育下一代应兼容并蓄
用功读书的家训,为何也值得保留?不少调查显示,学历与在校成绩好坏,和一个人将来富不富有,其关联性不是很大,书读得好不代表就能致富。基于这个理由,我曾经放弃这条家训,不再要求孩子用功读书,所以孩子的成绩随之滑落。有一次我遇到孩子的老师,他百思不解地问我:“你是博士,你的太太是硕士,两人都是才高八斗,读书的高手,为什么孩子没有遗传到这项优点?”我听了之后,真是无地自容。
回家之后,当天就将用功读书这条家训加上去。从此我逐渐明了,父母为何要孩子用功读书,主要还是基于父母自己的面子。不过孩子书读得好,不但能光宗耀祖,且他们将来的社会地位较高,就业也会较有保障。因此,为了父母自己,也为了孩子,用功读书的家训仍应保留。
但是,若想让后代子孙成为富人,最好在家训中再加上一条,那就是:钱不要存银行!换言之,不要忘了提醒自己、叮咛后代,财产最好以股票、房地产等方式存放,不要长期将钱存放在低报酬率之银行存款,否则下一代想致富,恐怕要等上个百年。
每年农历新年我都帮孩子买股票,取代发压岁钱的传统方式。我的孩子才小学二年级,我已从他小时便灌输他钱不要存银行,而要投资股票的观念,这个理念应及早成为家训的一部分,让小孩子从小养成正确的理财观。
总之,大多数家庭的家训都跟不上时代了,因为要下一代有钱,必须要有新的观念,新的做法。假如你能修改家训,改变累积财富的方式,你的家族在三四十年后,便可跻身于富有家庭了。
一、勤俭持家和好好用功读书并无法使子孙成功致富。
二、钱不要存银行,让小孩子从小养成正确的理财观。
三、留给子女钱,顶多喂饱他们几年;教会他们如何理财,却能使他们终生不虞匮乏,代代得以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