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期主题#
本期主题聚焦于长期投资的思维模式与纪律。James老师核心观点是,绝大多数人(99.9999%)不具备短线择时的能力,承认自己的无知并坚持长期持有,才是通往富有的正确道路。他用“洞穴理论”比喻短线投资者视野局限,强调投资的期限应远超人们的工作年限。成功的投资需要克服人性中与生俱来的恐惧基因,做到“反人性”,并摒弃错误的资产观念(如房产崇拜),最终通过纪律性的投资实现“亿万人生”。
二、简报内容#
短线投资的谬误与“洞穴理论”#
- 投资与工作年限的矛盾:人们愿意工作40年,却只用几天、几个月甚至一年的短浅眼光看待投资,这是极其不合理的。老师尖锐地指出,这种行为是“眼睛有病,或者脑袋进水了”。
- 洞穴理论:短线投资者就像活在洞穴里的人,满足于自己狭小的认知,为自己的贫穷找借口(如宣称长线投资风险高)。无论如何劝说,他们都很难走出自己的认知洞穴,这是“天命”。
- 富有的本质:富有是天赋,财富会自动降临,但很多人因为恐惧和匮乏思想而不敢接受。
长期投资的复利威力#
- 寿命延长与投资:未来人均寿命可能超过100岁。对于不投资的人,长寿是悲哀;对于懂得投资的人,长寿则意味着拥有更长的时间创造巨额财富。
- 复利计算实例:
- 每月投1万台币 (约$300美元),年化12%:20年有900万台币(约$30万美金),30年有3000万台币(约$100万美金),40年能达到1亿台币。
- 每月投2万台币 (约$700美元),年化12%:20年有1800万台币(约$60万美金),30年有6000万台币(约$200万美金),40年能达到2亿台币(约$700万美金)。
- 每月投2万台币 (约$700美元),年化15% (如QQQ):20年有2600万台币(约$80万美金),30年有1.1亿台币(约$300万美金),40年有4.6亿台币(约$1500万美金)。
- 结论:只要坚持长期投资,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亿万人生。即使40、50岁开始,活到90岁仍有40年的投资时间。
投资观念的重塑:克服人性与摒弃房产崇拜#
- 错误与正确的投资时长:人们愿意背负30年房贷,投资一个错误的资产(房子),却用极短的时间来衡量一个正确的投资(指数基金),这非常奇怪。
- 房产的巨大风险:房子面临火灾、水灾、地震、龙卷风等物理风险,还存在海砂屋等质量问题。此外,它流动性极差,失业就可能导致房产被银行拍卖。
- 克服人性中的恐惧基因:人类的祖先在打猎时,一有风吹草动就跑才能存活,这种“看到风险就想跑”的DNA遗传至今,导致投资者在市场震荡时恐慌性卖出。
- 成功的关键——反人性:投资要成功,必须克服这种遗传缺陷,做到“反人性”,不把钱当钱。学习要靠自己,听老师讲课很重要,但自己不学习、不实践是无法成功的。
- 买房的正确心态:当你买房子像买拖鞋一样,坏了可以轻松换一双时,才没有风险。租房可以永远住最新的房子,而守着一个老破小毫无意义。
富人思维:远离政治,利用规则#
- 政治是穷人的事:富人通常不谈论政治,他们更专注于研究和利用资本主义制度的规则(如税法)来为自己创造财富。
- 时间分配:花时间谈论政治,就会减少管理自己资产的时间。与其上街游行抗议,不如花时间做好资产规划和节税方案。
三、问答环节#
Huasheng#
- 分享:他与即将20岁的儿子一起学习了James老师的00451号课程,并进行深入讨论,儿子表现出浓厚兴趣。他计划为儿子开户并投入启动资金,每月定投,让他从小见证复利的奇迹。同时,他也想用类似方式帮助亲戚的孩子们建立投资账户,引导他们走向财富自由。
- James老师评论:这个做法非常棒。与孩子一起学习和讨论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教孩子投资理理财,比担心他的学业和工作更重要。一旦财富问题解决了,人生99%的困难也就解决了。
- 问题1:除了资产配置的424部分,他自己每月还会随手定投1000美金的TQQQ。他担心二三十年后这部分资金会变得非常巨大,如果遇到类似2000年或今年的大熊市,暴跌90%,该如何处理?是任其放在那里,还是在某个阶段(如达到1000万或5000万)转一部分到现金?
- James老师回复:持有杠杆基金的朋友,每年都必须做一次“聪明再平衡”。杠杆基金上涨时赚的钱,一定要把其中一部分(比如三分之一)挪到现金。下跌时,可以用这些现金重新买入,这样反而能提高长期绩效。不要认为一直持有不操作的收益最高,一次大跌就可能让你回到原点。这个操作非常重要,否则就会面临你所担心的风险。
- 问题2(补充):每月定投的这笔小额TQQQ也需要参与再平衡吗?
- James老师回复:是的。不用管每个月是怎么投的,关键是看年底整个TQQQ账户的总获利。将每月定投的部分与原有的TQQQ资产视为一个整体,在年底统一计算总盈利,然后进行再平衡操作。
Mike#
- 分享1:他的财富最近创了新高,内心还是很兴奋,不像老师那样平稳,感觉自己还需要修炼。他认为这种想庆祝的心态,说明自己还没完全摆脱得失心。
- 分享2:他分享了在餐厅遇到的邻桌游客(从乌克兰、犹他州来)的生活状态,他们为了一些小事专程坐飞机,生活过得很快乐,但似乎没有投资观念。这让他反思自己的心态仍会随着指数涨跌而波动。
- 问题1:如何才能修炼到老师那样,面对财富增长内心毫无波澜的心态?
- James老师回复:首先,要预见到你未来的财富。你的资产后面还会再加两个零,从1000万到10亿美金。当你拥有10亿时,拿出2亿来花又算什么呢?要学会用未来的眼光看现在的财富,并学会花钱。其次,要注意健康,他分享了一些个人饮食见解(如燕麦奶升血糖,不要怕吃健康的脂肪和肉类,但要控制碳水)。
- 问题2:美国众议院通过的关于数字货币的法案,会对金融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巨大变动?
- James老师回复:这是美国为了在数字货币领域夺取并巩固掌控权的关键一步。
- 监管稳定币:USDT、USDC等稳定币本质是数字化的美元,美国必须将其纳入监管(如KYC),以维持美元的信用和霸权,否则任由科技公司乱搞,一旦爆雷会严重损害美元的信誉。
- 掌控核心数字资产:除了美元稳定币,世界上还出现了比特币和以太坊等主流加密货币。美国必须大量储备并掌控它们,就像掌控黄金一样,否则未来数字世界里,美元会失去半壁江山。川普推动将比特币纳入储备也是这个逻辑。未来,真实世界资产(RWA)也会上链,美国更需要掌控底层技术和核心资产。
- James老师回复:这是美国为了在数字货币领域夺取并巩固掌控权的关键一步。
- 问题3(补充):如果其他国家也发行稳定币会否造成混乱?如果比特币涨到天价,会否与美元脱钩?
- James老师回复:不会。其他国家的稳定币就像它们的法币一样,在国际上没有通用性,主要在其国内流通。世界范围内,大家还是会选择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USDT/USDC的本质就是“数字化的美金纸钞”,主要用于大额快速汇款和帮助第三世界国家民众规避本国货币贬值,对普通人的生活影响不大。
- 问题4:最近Netflix财报很好但股价下跌,市场反应是因为美元贬值导致海外收入增加,并非实质增长。如何看待这个现象对QQQ中其他全球公司的影响?
- James老师回复:首先Netflix过去一年涨了近90%,远超QQQ,可能本身估值偏高,回调是正常的。新闻的解读都是事后找理由,不必当真。跌5%不算什么,真正的大跌是开盘就跌20%。
- Jumin评论:这可能是金融圈为了获利而操纵股价,是“割韭菜”的现象,下跌不需要理由。
Ola#
- 分享1:他经历了两次熊市。第一次因为没有现金储备,在底部恐慌卖出,损失惨重。第二次学乖了,坚持持有,现在资产已创下新高,并且开始储备了20%的现金。他强调了理论和实践的差距,以及克服坏习惯的重要性。
- 分享2:他用Morningstar工具分析,从2005年初到当日,计入分红再投资,QQQ回报为16.5倍,SPY为6.79倍,黄金为6.3倍。这个数据有力证明了投资科技(QQQ)远胜于投资S&P 500和黄金。
- 分享3:他热情邀请James老师和同学们,如果有机会去旧金山北边的Point Reyes国家海岸公园,他可以做向导。
- 问题:关于再平衡(Relocation),假设初始配置是70% QQQ, 10% QLD, 20% 现金。牛市后,变成了75% QQQ, 17% QLD。此时,如果只卖掉获利的三分之一,现金比例并不会回到最初的20%。应该如何操作?
- James老师回复:对于退休人士,核心是现金储备的绝对金额,而非其占总资产的比例。你的目标是储备足够15年生活开销的现金。随着总资产增长,即使现金比例从30%降到25%,但只要其绝对金额足够覆盖15年开销(甚至更多),就没问题。所以,再平衡的目的是确保你有足够的现金“护城河”,而不是机械地维持一个固定的百分比。对于年轻人,建议从一开始就努力维持30%的现金比例。
CC#
- 分享:她将自己的资产配置调整为80%投资+20%现金后,感觉心情非常放松。
- 问题:她先生(Angel)的账户占总资产的1/5,她想为这个账户配置50%原型基金+50%杠杆基金,是否可以?
- James老师回复:不建议分开看,应将家庭资产视为一个整体。她目前的整体配置大约是74%原型、10%杠杆、16%现金。如果他们计划退休,16%的现金可能不足以覆盖15年的开销。正确的思路是:先从总资产中划分出足够15年开销的现金,然后将剩余的资金再按比例分配给原型基金和杠杆基金。 现金储备是第一位的。
J#
- 分享:她详细叙述了自己跟随老师投资的心路历程,包括从个股转向QQQ,再到尝试TQQQ。她对美联储的政策感到困惑和不满,认为其造成了不必要的市场震荡,影响了她的TQQQ投资。
- 问题:在资金不多、处于财富积累阶段的情况下,如何正确操作TQQQ?她不确定在初期TQQQ是否真能跑赢QQQ,并对何时补仓、如何再平衡感到迷茫。
- James老师回复:
- 忽略宏观噪音:美联储的政策、经济局势等都与我们的投资无关,不要为此烦恼。
- 现金与杠杆不矛盾:持有现金并进行再平衡,长期回报率并不会更差。通过配置一定比例的杠杆基金(如TQQQ/QLD),即便持有30%的现金,总投资组合的Beta值(风险暴露)依然可以达到甚至超过1.0。
- 纪律是关键:不要试图择时。有钱就按既定比例买入。每年底或年初做一次再平衡。如果TQQQ盈利,就卖掉一部分利润转为现金;如果亏损,可以用小部分现金补仓(但要极其谨慎,不能耗尽现金)。
- TQQQ的风险:TQQQ在熊市后回本需要更长时间。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和纪律,风险极高。
- James老师回复:
Jason#
- 分享:他回顾了老师“不倒的皇宫”课程,深刻体会到老师的原则精神需要遵守,但在具体应用时要灵活。他感谢老师提升了大家的“财商”,并认为一个人的财富很难超越其财商。
T#
- 问题:一个哲学层面的问题。当未来成为亿万富翁后,应具备怎样的心态(mindset)才能守住财富?他提到了“福报论”以及中乐透者最终破产的例子。
- James老师回复: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守住财富的关键在于提升你的“精神能量”。
- 懂:必须亲自学习并理解财富是如何产生的,不能把钱交给别人管理。
- 养心:通过阅读(哲学、经典)、冥想等方式为自己的灵魂补充养分,让内心平稳,不被贪嗔痴所困。
- 健康: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健康没了,再多钱也无用。
- 会花钱:学会花钱,享受生活,钱越花精神越好。
- 反思:每天反思自己的精神能量是否有所增长,不要相信眼耳鼻舌所带来的表象,要相信内心的思维。
- James老师回复: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守住财富的关键在于提升你的“精神能量”。
L#
- 问题1:在加拿大,有多种QQQ的ETF版本。在免税账户(TFSA)里,投资不分红的HXQ是否还有意义?
- James老师回复:HXQ因为其费用和税务结构优势,在任何账户里都是不错的选择。
- 问题2:公司提供固定收益养老金(Defined Benefit Pension),退休后是否可以将其视为现金部分,从而不再保留大量现金?
- James老师回复:绝对不行。养老金是现金流,不是可以随时取用的大额现金。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如房子倒塌需要50万美金重建),养老金无法满足需求。必须保留足额的现金储备。
- 问题3:对Beta计算感到困惑。为何雅虎财经显示QQQ的Beta是1.41,而老师系统里是1.0?如何转换?
- James老师回复:不要看外面的数据。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参照物。雅虎财经通常以S&P 500 (SPY)为参照(Beta=1.0),而我们的系统以QQQ为参照(Beta=1.0)。这就像用米和英尺做单位,标准不同而已。请使用我们的计算方法:QQQ=1, QLD=2, TQQQ=3, 现金=0。
- 问题4:老师说的“433”配置,顺序是什么?
- James老师回复:顺序是:40%原型基金(QQQ),30%杠杆基金(如QLD),30%现金。并指出这个问题表明学员没有仔细观看影片。
四、精彩观点#
你不是人的时候,你投资才会成功。 – James老师
背景:此观点是James老师在解释为何投资需要克服人性弱点时提出的。他认为人类与生俱来的恐惧基因(如远古时期打猎时规避风险的本能)是导致投资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做到“反人性”,才能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理性。
我开一个药方给Lucy或开一个药方给别人,那你不可以拿来吃,你会中毒的。 – James老师
背景:在课程末尾,James老师严厉警告学员,资产配置是高度个人化的。他强调不能盲目照搬他给某个学员建议的配置比例(如433、613),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需要量身定制,否则就像乱吃别人的处方药一样危险。
买房子也应该有这种能耐…房子倒了我再买一栋新的…假设房子倒了你就垮了,那你怎么会去买房呢? – James老师
背景:在对比房产和股票投资时,老师用这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风险承受能力。他认为,只有当一项资产的损失不会对你的财务状况造成毁灭性打击时,你才算真正有能力持有它。
政治是穷人的事…富人不谈政治,只会利用政策致富。 – James老师
背景:此观点旨在说明精力和时间应投入到最有效的地方。老师认为,与其花时间在无法改变的政治议题上,不如深入研究和利用现有的经济和法律规则,为自己创造财富。
你的精神能量有多高,你的财富才会有多大。 – James老师
背景:在回答关于如何守住巨额财富的哲学问题时,老师提出了这个核心观点。他认为,财富的承载能力与个人的内心修为、精神境界直接相关,需要通过学习、冥想等方式不断提升内在能量。
慢就是快。 – Jumin
背景:学员在评论区回应关于TQQQ的讨论时,引用了这句富含哲理的话,强调在投资中稳健前行、不走捷径,最终反而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五、总结#
本期分享会是一次对投资心态和纪律的深度“洗礼”。James老师以其一贯犀利直白的风格,痛斥了短线投机的非理性行为,并从人性、历史和数学角度反复论证了长期主义的必然性和优越性。“洞穴理论”生动地描绘了认知局限如何导致贫穷,而克服人性恐惧、建立正确的资产观则是走向富有的必经之路。问答环节异常活跃,从杠杆基金的风险控制、资产配置的动态调整,到退休规划的现金需求,再到管理巨额财富的哲学思考,每一个问题都直击投资者的核心痛点。最终,所有讨论都回归到一个核心:投资成功不仅是技术和策略的胜利,更是认知、心态和纪律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