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正文

00526 QQQ 能让你成为世界顶级富豪;投资 VT 只会让你变成贫穷阶级

CLEC 指数投资 QQQ 家庭理财 资产配置 财务沟通 沉没成本

一、当期主题
#

本期James老师的核心观点围绕两大方面:

  1. 投资选择的决定性:并非所有指数基金都能让你富有。通过详细的数据对比,老师揭示了QQQ与SPY、VT等其他指数基金之间存在的巨大长期回报差距,强调选对投资标的(如QQQ)对财富积累的决定性作用。
  2. 财务沟通的重要性:投资致富的路上,家庭关系(尤其是夫妻、亲子关系)的维系至关重要。老师倡导通过“碎碎念”式的持续沟通,建立家庭成员间的财务共识与信任,共同承担责任,避免因财富增长而引发家庭矛盾。

二、简报内容
#

家庭财务沟通的智慧
#

  • 与配偶的沟通
    • “碎碎念”沟通法:建议将投资的想法、操作和进展,以日常聊天的方式随时与配偶分享。这并非要对方完全理解,而是为了让对方有参与感、知情权,建立同步和信任。例如,今天加码了什么,听了什么课,有什么新想法,都随口说说。
    • 共同承担责任:一开始就沟通,取得共识,能让双方共同拥有决策的归属感(Ownership)。无论是盈利还是亏损,都能共同面对,避免一人独扛压力,吃力不讨好。老师以自己的公司管理为例,他所知道的信息下属也都知道,责任共担,主管就没有压力。
    • 避免秘密,坦诚是尊重:对配偶不应有金钱上的秘密,心里想什么就讲什么,这是一种尊重。独自决策,无论成败,都可能给家庭关系带来风险。
  • 与父母的沟通
    • 提前规划与温和沟通:当父母年届退休(五六十岁),就应开始沟通未来的财务与照护安排。应以关心的口吻,通过举例(如邻居张妈妈、李伯伯的突发状况)的方式,循序渐进地“洗脑”,而不是用强硬的方式要求管理权。
    • 子女的角色:学有所成的子女应勇于承担起家庭CFO(财务长)的角色,负责财务规划、投资管理和支付系统,并做到账目清晰,定期向家人公布。
    • 安养信托:如果父母不放心将钱交给单一子女,或子女间无法达成共识,可以考虑设立“安养信托”,由银行负责管理和支付,部分银行还允许指定投资标的。
  • 照顾父母的实践
    • 预防胜于治疗:关心父母要从日常做起,关注他们的“吃喝拉撒睡”。定期带他们做健康检查(如三高),关注视力(如黄斑部病变要及早打针,哪怕自费)、听力(如及早去Costco配助听器)、膝盖等身体“零件”,在问题发生初期就介入解决。
    • 关注睡眠:了解父母的睡眠状况,如果睡不好,可以探讨解决方法,例如尝试褪黑激素(Melatonin),避免使用副作用大的安眠药。
    • 健康是子女的幸福:父母身体健康,能够自理,就是子女最大的幸福。不要等到父母卧病在床才开始管理,那时家庭负担会非常沉重。

指数基金绩效大比拼:为何要选QQQ?
#

  • 长期绩效差异惊人
    • 40年:QQQ年化回报14%,而SPY(标普500)仅为8.95%,差距巨大。
    • 17年:QQQ年化回报15.8%,SPY/VOO/VTI约为9.6%,而VT(全球市场)仅有可怜的5.7%。
    • 10年:QQQ年化回报18.17%,SPY为11.8%,VT仅为7.8%。
  • 结论:投资QQQ的人可能成为“富豪”,投资SPY的是“有钱人”,而投资VT的可能会变成“以为自己有钱的穷人”。方向错了,努力白费。
  • 投资纠错
    • 问题:如果已经买了SPY、VOO或VT,尤其是在美国需要缴税怎么办?
    • 答案:坚决要卖!为过去的错误买单,缴一次税,但换来的是未来长期更高的回报。不要为了省一点税,而抱着错误的资产一辈子。
    • 沉没成本:这就像发现电梯坏了要赶紧换乘,而不是死守在坏电梯里;也像谈了五年恋爱发现不合适,不能因为投入了五年时间就将错就错。

投资理念与资产配置
#

  • 从金钱焦虑到豁达:以学员Michael的分享为例,他曾因害怕花钱而对金钱有焦虑。通过投资致富后,日子越来越好,但更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要学会豁达地用钱,让身心健康、家庭幸福,抛开对金钱的焦虑才能改善与家人的关系。
  • C的投资理念:旨在消灭贫穷,消除人们对金钱的焦虑。我们不应做资本的奴隶,而要做资本家。“富有是天赋,快乐是人权”,要过一个值得的人生。
  • 资产配置原则
    • 现金为王:最少保留30%的现金,现金是投资的“诺亚方舟”,能救你一命。
    • 杠杆使用:想使用杠杆但怕风险的,可以从较低的Beta(如0.5-0.7)开始,逐步适应。
    • 年轻人策略:资金少也要先建立紧急备用金。例如,只有20万台币,而一年生活费需30万,这20万就不能投资。应先存够紧急备用金,再将余钱用于投资。

三、问答环节
#

Jiang
#

  • 问题:我今年27岁,如何为父母(约60岁)未来的医疗费用做准备?大概需要多少钱?
    • James老师回复:根据老师母亲的经验(80岁开始需要照护时准备了600万台币),考虑到通货膨胀,20年后一位父母可能需要约1000万台币的准备金。建议你现在开始,每月至少为父母存下1万元,并另外为自己存退休金。更重要的是,现在就要开始关注父母的健康,带他们去新陈代谢科做定期检查(如血糖、胆固醇),并及时处理听力、视力等问题,预防胜于治疗。

Yonglin
#

  • 问题:我目前工作的公司退休账户(TIAA)里没有QQQ,而之前离职公司的退休账户(Fidelity)有。我该怎么办?
    • James老师回复:首先,你已经离职的那部分账户,可以做Rollover转成IRA账户,这样就可以自由投资QQQ。对于现在公司这个绩效不好的退休账户,建议你不要再继续投入资金了。你应该优先放满你的Roth IRA,剩下的钱直接投入到你自己的券商账户(Brokerage Account)里买QQQ。

Washington
#

  • 问题:我同事买了长期护理保险(Long-term care insurance),这个有必要买吗?
    • James老师回复:不要买,任何时候都不要买。自己有钱投资才是最保险的,那个保险一点都不“care”你。

Liu Nian
#

  • 分享:我是新同学,之前听信网红建议重仓了美国长债,亏损严重。自从认识老师后,我果断在-18%时清仓了所有长债,转入00662的资产配置。非常感谢老师的教导,我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 James老师评论:还好你转出来了,不然现在可能亏50%了,做得很好。

Rui
#

  • 问题1:我想买TQQQ,但台湾好像没有券商可以直接买,只能用复委托。因为之前听老师的话把海外券商的钱都汇回来了,现在用复委托买可以吗?
    • James老师回复:可以,用复委托买没问题,只要注意控制好金额,避免台湾的最低税负制问题就好。
  • 问题2:随着薪水和房产价值增加,我是不是应该把能借的钱都借到满,然后投入市场?
    • James老师回复:对,能借的就要全部借出来投资。这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每年都可以重新评估并把可贷额度借满。

W De
#

  • 分享:我非常赞同老师关于家庭财务沟通的观点。去年我们跟爸妈分享了QQQ的理念和图表,他们非常信任我们,卖掉了土地让我们投资。因为有这种信任基础,我们在孝养父母上也会尽心尽力。我认为家人之间有爱有信任,很多事情都好办。
    • James老师评论:这很棒,这就是良性循环。

S
#

  • 问题:我姐姐听了老师的课后,解约了十几张保单,还办了信贷,大力投入00662,家人都觉得她“走火入魔”。身边很多人还是推崇个股。想请问老师自己为何从投资个股转向全面推荐指数基金?
    • James老师回复:我投资个股30多年,虽然绩效不错,但缴完税后并没有真正赢过QQQ。更关键的是,个股操作需要实时进出指令,对于现在数万名学员的社群模式,我无法做到及时通知,这会对大家造成损失。因此,放弃操作复杂且最终效果未必更好的个股,转向简单、透明、长期回报优异的指数投资,是对所有人最负责、最有效的方法。

W
#

  • 问题:老师提到未来财富会更集中,“大者恒大”。那么,像00757(FNGS)这种更集中于科技巨头的ETF,会不会比00662(QQQ)更好?
    • James老师回复:不建议。00757最大的问题是“不可预测性”,它的选股逻辑不透明(为何选某10支股),波动率未知,这让你无法做科学的资产配置。它的绩效不一定比可预测的QLD (00670L) 更好。所谓的“均值回归”不存在于不同性质的资产之间(如苹果和橘子不会回归)。与其投资这种看不懂的基金,不如自己根据QQQ的持仓构建一个“前十大”组合,逻辑更清晰。

Ola
#

  • 分享:我做了一个比较,如果用黄金来给SPY计价,会发现过去几十年来它的价值基本没有增长,多次回到几十年前的水平。这说明SPY的长期回报很大程度上只是跟上了通货膨胀。

Yao
#

  • 问题:想请教老师对“历史”的看法。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古代的智慧与现代的发展?
    • James老师回复:我把历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精神层面的经典智慧(如老庄、苏格拉底),这些是永恒的,我们应该学习并思考如何“拿来用”于现实生活。另一部分是人类的动物性(如残忍、自私),我观察到这方面古今未变,并未随着物质文明进步而改变。我们学习历史,重点在于借鉴和应用,而不是单纯的批判或欣赏。

Wei
#

  • 问题:我在台湾用复委托买QQQ,然后一直不卖,这样可以吗?如果我理财型房贷额度很多,留着当紧急备用金好吗?
    • James老师回复:不可以。问题在于:1. 税务:当你资产增值到几千万时,你总需要用钱,一卖出就要面临高额的资本利得税。2. 机会成本:你把理财型房贷的额度留着当现金,是巨大的浪费。你应该把所有能借的钱都借出来,投入到市场中,哪怕是先买短期债券(如00865B)套利也比让钱睡在银行好。不要害怕负债数字,要看到资产的增长潜力。市场永远是低点,要立即马上行动。

Quan
#

  • 分享:我没有问题,只是想来谢谢老师。

Bing
#

  • 分享:我没有问题,也是想来谢谢老师。我是从1992年就开始跟老师的老学员了。
    • James老师评论:你好,谢谢你。

四、精彩观点
#

投资犹疑是最大的错误了。 – James老师

背景:老师在开场时强调,市场上涨时不等人,无论是涨是跌都不买,这种犹豫心态是投资中最大的错误。

不要为了省税而不去做正确的事。 – James老师

背景:在回答学员关于是否应该卖掉SPY/VOO换成QQQ时,老师强调,即使要缴税,也应该果断纠正错误的投资决策,着眼于长期的正确回报。

杠杆基金一定要每年做聪明再平衡,不然你一夕会打回解放前。 – James老师

背景:在解释TQQQ、QLD等杠杆ETF的持有方式时,老师反复强调,这类产品必须通过年度的“聪明再平衡”来锁定利润、控制风险,否则长期持有可能会导致收益归零。

你输(书)读那么多,拿出来用啊! – James老师 (引述一位总经理的话)

背景:在讨论如何学习历史和哲学时,老师强调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实践。读了经典,就要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应用,否则再多的知识也只是脑中的垃圾。

市场永远是低点。 – James老师

背景:在鼓励学员克服恐高心理、立即投资时,老师指出,相对于未来(如QQQ可能达到5万点)的价格,现在的任何价位都应被视作低点。

富有是天赋,快乐是人权。 – James老师

背景:阐述C位投资理财教育的理念,核心是帮助人们摆脱金钱焦虑,过上幸福快乐、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而不是成为金钱的奴隶。

五、总结
#

本期课程再次强化了C投资理财的核心策略与哲学。在投资策略上,通过详尽的数据对比,无可辩驳地指明了QQQ作为核心资产的优越性,并敦促学员们要勇于纠正过往的投资错误,哪怕需要付出一定的税务成本。在人生哲学与家庭关系上,老师深刻地指出,财富的增长必须与家庭和谐并行,而实现这一点的关键在于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持续、坦诚的财务沟通。无论是“碎碎念”式的夫妻分享,还是对父母的耐心引导,都旨在构建一个有共识、共担的家庭财务体系。最终,课程引导我们回归投资的本源:利用资本工具,实现一个不为金钱焦虑、幸福且有意义的人生。

免责声明: 本文仅为个人学习笔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相关文章

00525 以房养老与理财型房贷:资本垄断时代下的退休资产配置;租屋变成剥削陷阱?租屋注意事项。
CLEC 以房养老 理财型房贷 资产配置 股票质押 QQQ 指数投资 不动产 防诈骗
00518 从房子到债券:资产配置是奇门,避开诈骗、看懂风险、重返指数
CLEC 指数投资 纳斯达克100 QQQ 风险管理 资产配置 现金为王 长期投资 财务自由 投资心理 人生哲学
00513 时代在变,选择最棒的指标(如纳斯达克 100),AI 时代狂想曲
CLEC 投资理财 指数基金 QQQ 纳斯达克100 长期投资 资产配置 AI 人工智能 市场波动 巴菲特 ETF 00865B 00864B HXQ 数字货币 退休规划 市场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