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期主题#
本期课程的核心在于面对不断创新的市场,投资者应有的心态与策略。James老师强调,市场长期趋势向上,应尽早入场并坚持持有。同时,他深入剖析了两种常见但高风险的资产:房地产与杠杆基金。老师认为房地产并非好的投资,风险极高;而对于杠杆基金,虽然短期回报诱人,但其剧烈波动可能导致投资归零,因此必须通过“聪明再平衡”来控制风险,锁定利润。最终,只有指数基金才是可以世代相传的优质资产。
二、简报内容#
《理财圣经》的启示与长期投资哲学#
- James老师再次推荐1996年出版的《理财圣经》,认为其理念至今仍然非常适用,是国宝级的书籍。
- 核心理念:“随时买、随便买、不要卖”,这种类似于买入并持有整个市场的策略,与指数基金的理念不谋而合。
- 复利的威力:书中举例,一个月仅投资1200元,以20%回报率计算,40年后就能拥有一亿。这证明了长期投资的惊人力量,致富的关键在于投资而非存钱或收入高低。
- 财富不均的根源:书中也提到,财富不均源于金融教育的不足,这与本频道的宗旨非常契合。如果在65岁时没有足够的资金退休,问题在于个人投资的失败,而非社会。
房地产:高风险的消费品,而非优质投资#
- 老师明确指出,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看,房子不是好的投资,且风险极高。
- 财务风险:长达三四十年的房贷如同枷锁,若遭遇中年失业等危机,将面临房产被收回的风险。没有房贷,则没有这个烦恼。
- 物理风险:地震、火灾等天灾频传,即使有保险,重建和安置的过程也充满痛苦与不便,如同身负“火药桶”。
- 判断标准:老师提出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你有买两间房的能力,你才去买第一间房”。买房应该像买拖鞋一样,坏了可以轻松换一双,这样才不算风险。
- 正确的路径:先努力投资让自己变得有钱,当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如一亿、五亿),再用借贷的资金(如借二千万、一亿)轻松买房,实现“空手套白狼”。
- 指数基金才是真“不动产”:与会折旧、有持有成本(如管理费、房产税)的实体房产相比,只有指数基金才是可以百年不坏、世代永流传、且越久越稳固的优质资产。
杠杆基金的真相与“聪明再平衡”#
- 老师引用“JSON模型实验室”频道的图表,展示了TQQQ(三倍杠杆QQQ)的极端风险。
- 历史模拟:模拟数据显示,从1985年的一块钱开始,TQQQ在2000年网络泡沫顶点时可达3510元,但在随后的熊市中暴跌至1.13元,跌幅高达99.96%,几乎归零。
- 长期回报的陷阱:在1985年至今的长时间维度里,由于市场波动造成的耗损,TQQQ(年化18.28%)的表现甚至不如两倍杠杆的QLD(年化19.39%)。
- 漫长的恢复期:2000年崩盘后,QQQ在2014年左右创下新高,QLD在2022年左右回本,但若全部持有TQQQ,可能需要超过22年才能解套,这对任何退休计划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 风险控管的唯一解方:聪明再平衡
- 目的:避免TQQQ从高点下跌99%以上,导致毕生投资化为乌有。
- 方法:在年底或明年初,将今年杠杆基金获利部分的三分之一移转至现金部位,锁定利润,降低风险。
- 警告:杠杆基金的下跌是瞬间的,可能来不及再平衡就已归零。因此,投资的部位必须是即使归零也无所谓的资金。老师不建议新手或不了解其特性的人配置杠杆基金,70/30(QQQ/现金)的配置相对稳健。
投资注意事项与观点#
- 股票质押(PAL)资金流向警告:针对在美国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的投资者,老师提醒其软件现在非常智能,可以追踪通过PAL借出的资金流向。即使经过多次转账,如果资金最终进入股票经纪账户并用于购买股票,会被系统侦测到。初次可能会收到警告,之后可能导致PAL权限被取消,务必注意避免此类操作。
- 对金融从业人员的看法:老师犀利地指出,市场上大放厥词的专家和金融从业人员,大多分为两类:
- 无知: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妖魔鬼怪”。
- 诈骗:明知故犯,为了利益而欺骗大众。
三、问答环节#
Haiwai#
- 问题:如何区分必要的花费和可以延迟的享乐?例如,如何决定是否要买车或出国旅游?有没有一个指标可以参考,避免因过度消费而影响未来的巨大财富?
- James老师回复: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可以通过规划来解决。
- 设定目标: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退休目标,例如20年后要有多少钱(如六千万)。
- 计算所需投资:使用投资计算器,根据你目前的资产、预期回报率(如14%),计算出为了达成目标,每个月需要投入多少钱。
- 自由消费:你每个月可以存下的钱,扣除上述必须投资的金额后,剩下的部分就可以自由地去消费、旅游或存入旅游基金。
- 动态调整:这个计算是动态的。例如,你现在有1000万,目标20年后有6000万,计算器可能会显示你每月甚至可以花掉6万6千元,资产依然能达到目标。
- 结论:不要把钱全部存起来,要学会花钱。从年轻时就应该开始规划性地消费,只要退休计划不受影响,就应该享受生活,否则赚再多钱也失去意义。老师也补充,如果要消费,旅行的回忆是永恒的,是精神消费,比购买会损坏的物质更有价值。
- James老师回复: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可以通过规划来解决。
Jenny#
- 分享:听了老师的课三个月后,清理了加拿大免税账户(TFSA)中十几只杂股,全部换成了TQQQ和QLD。她说服先生他们可以退休了,因为资产已经足够。目前正在配置应税账户(IBKR)中的现金和QQQ。
- 问题:未来每年TFSA有新的额度(如每人7000加币),以及每月有新的资金进来,应该如何投入?是按照目标比例(如40% QQQ, 35%现金, 15% TQQQ)来买,还是优先补足现金,或是根据当时的beta值来决定?
- James老师回复:
- 账户分工:杠杆基金(TQQQ/QLD)应放在免税账户(TFSA);QQQ和现金放在应税账户(IBKR)。
- 免税账户:有新的额度就直接买入杠杆基金。只有当杠杆基金占总资产比例过高时,才需要做再平衡。
- 应税账户:对于每月新增的资金,可以简化操作。例如,一年有12个月,可以规定其中4个月的存款直接放入现金,另外8个月的存款买入QQQ。这样能确保现金部位的增长,年底再统一检视做一次大的平衡即可。
- James老师回复:
Henry#
- 分享:回应上一位学员关于消费的问题,他过去也是存钱到发疯不敢花钱的人。听了老师的课后理解到,例如要买车,只要确保自己还有一笔等值的钱可以继续投资QQQ,就可以去买。在回忆和物质之间,应该多投资于创造回忆(如旅行)。
- 问题:收到了QQQ的邮件和电话,通知要召开特别会议,投票决定是否将基金结构从“单位投资信托(UIT)”改为“开放式基金(Open-End Fund)”。想请问老师对此的看法。
- James老师回复:这是一个正常且正向的改变。现在绝大多数ETF(如QQQM)都已经是开放式基金结构。这种改变可以让基金有自己的董事会来管理,摆脱银行的托管,从而降低费用、增加管理弹性。我个人的建议是投“同意”票。
Hao Qing#
- 分享:他的一位心脏科医生客户,家境优渥,但在竞标一栋豪宅时,输给了一位女士。这位女士出价更高,银行账户里有一亿五千万美元的现金,财富完全来自于早期对Nvidia等股票的投资。这个故事说明,成功的股权投资所创造的财富,可以轻易超越几代人精英职业的积累。
- James老师评论:这非常正常。一亿美金对于懂投资的人来说是最低门槛。职业收入无法决定你的最终财富,只有长期、稳定的理财投资才是致富的关键。
- 问题:为什么当初美国政府提出要用补贴换取台积电等公司的股权时,市场反应负面,而当公司拒绝后股价反而上涨?政府补贴不就是人民的钱,让政府(人民)分享利润有什么不好?
- James老师回复:这要从股东利益的角度看。
- 对于不缺钱的公司是坏事:像台积电这样现金流充裕的公司,根本不缺钱。接受政府的钱并增发股票给政府,等于是稀释了现有股东的股权,对股东是不利的。如果政府想持有台积电,应该自己去公开市场上买股票,而不是要求公司为它印股票。
- 对于濒临破产的公司是好事:但对于像当时的福特、通用汽车(GM)等陷入财务危机的公司,它们急需资金续命,所以愿意接受政府入股的条件。这是一种救援,而非正常的商业投资。
- 结论:健康的企业没有理由牺牲股东利益去拿政府的钱。
- James老师回复:这要从股东利益的角度看。
Rui#
- 问题1:老师说股票质押借款不要超过总资产的20%,那对于信贷、房贷这类非质押的负债,有没有一个比例上限?他目前的这类负债占总资产约40%,是否过高?
- James老师回复:完全不用担心。信贷和房贷与股票质押借款的性质完全不同,它们没有市场波动风险,不会因为股价下跌而被要求追缴保证金(Margin Call)。只要你的薪资加上质押借款的2%提领现金流,能够稳定偿还利息和本金,这个负债就是安全的。40%的比例非常健康,远比那些零资产却背负900万房贷的人安全得多。
- 问题2:既然质押借官的1-2%提领就足以支付所有信贷和房贷的利息,那是否意味着他的薪水就可以全部花掉,享受生活?
- James老师回复:对,就是这样!赶快去花钱,去买一台Model X,去玩,享受你的人生。老师也分享自己为了眼睛舒适和工作效率,花了7500美金买了专业显示器,鼓励大家学习花钱。
Huayin#
- 问题:她有一笔预售屋的头期款被卡住,想借由信贷或直接从现有投资组合中质押借款20%,将等值的钱投入市场。请问哪种方式比较好?
- James老师回复:建议优先借信贷。信贷是没有市场波动风险的借款,相对安全。你可以借出信贷投入市场,然后用股票质押的现金流(如每年2%)来偿还信贷的利息和本金。不要一开始就从投资组合里借出大笔资金(如20%)再投入,那样会增加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安全第一。
Mona#
- 问题1:她的杠杆基金全部在Roth IRA账户里,打算再放15年不动,配置的Beta值到1.3可以吗?
- James老师回复:绝对不行!15年对于高杠杆配置来说时间太短了。万一遇到一次大的熊市(如2000年),你的资产可能在退休前都无法恢复。历史数据显示QLD(2倍)都需要22年回本,1.3的Beta风险太高了,你可能无法顺利退休。必须立刻调降,不要超过1.0。
- 问题2:她正在认真考虑卖掉房子,因为计算过把钱投入市场,退休时会多200万美金,而且每天能省下2小时通勤时间。但她很挣扎,因为工作地点在乡下,而她喜欢城市的便利与生活。
- James老师回复:立即、马上卖掉!这件事比什么都重要。
- 财务优先:巨大的财务差距是首要考量。
- 时间价值:省下的通勤时间是用来休息、放松、享受生活的,而不是为了接更多工作。
- 生活方式:工作时,可以在乡下租一个便宜的房子。等到真正退休了,再搬回城市,到时可以选择租或买,拥有完全的自由。不要为了不确定的未来,而牺牲当下巨大的利益。拖延就是在损失金钱。
- James老师回复:立即、马上卖掉!这件事比什么都重要。
Mike#
- 问题1:为什么稳定币法案(Genius Act)这么好,却要拖到明年1月28日才执行?
- James老师回复:任何重大法案通过后,都需要给行政部门几个月的时间去准备相关的法规细则、网站系统、注册流程等。这是一个正常的行政准备期,不是故意拖延。
- 问题2:马斯克批评政府花钱效率低下,但根据现代货币理论(MMT),政府花越多钱对经济越好。老师如何看待这个矛盾?
- James老师回复: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只要政府肯花钱,不论花得聪不聪明,都是好事,因为钱流动起来就会刺激经济,最终会反映在股价上。稳定币法案的通过,将极大地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当财政部发行1元的债券,银行买下后,可以此为抵押再发行1元的稳定币。这等于让市场上的流动性翻倍,资金会极其充裕,这对股市是巨大的利好,股价会涨翻天。
- 分享:Mike也回忆起80年代交易股票需要用公共电话按键下单,交易成本高昂,资讯不对称。对比现在,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和24小时交易将会是又一次革命,极大促进资本流动。
Chenfeng#
- 分享:他本周针对台湾的投资者朋友做了一场关于股票质押观念与实作的YouTube直播,目前已有上半部影片,下半部实务操作的内容将在近期设备修复后上架。他会将频道链接分享出来,有兴趣的台湾伙伴可以关注。
IM#
- 分享:他深刻体会到QQQ是打开财富之门的万能钥匙,也观察到整个社会都在鼓励消费。
- 问题:随着AI的发展和稳定币带来的巨大流动性,未来QQQ的年化回报率有没有可能从现在的18%加速到30%?
- James老师回复:很有可能。我预计年化回报率至少会从18%提升到20%以上。AI的发展是指数级的,其带来的生产力革命将超乎想象。不懂或不使用AI的个人和企业将会被淘汰。投资QQQ就等于站在了这场革命的浪尖上,搭上了最优秀的一批企业。未来的成长将会非常惊人,超过我们所有人的想象。
留言区及其他讨论#
- QQQ投票通知:有学员表示没收到投票通知。老师回复应检查券商的邮件。
- 00670L亏损问题:有学员提到今年买入的杠杆ETF亏损。老师指出,从年初至今该ETF是上涨的,学员应关注年度回报而非短期波动。
- 聪明再平衡操作:具体操作是将杠杆基金今年获利的部分,转移三分之一到现金。例如,今年TQQQ赚了10万元,就转3万元到现金。
- 特斯拉购买建议:建议直接贷款购买而非租赁(Lease),因为车子本身很耐用,且在美国9月底前下单可享受7500美元折扣。
- 货币本质:老师解释,现代货币本质上是债务本位,一张钞票就是一张可以立即支付的短期债券。
四、精彩观点#
市场没有最高,只会更高。所以你如果不赶快进入市场,你就损失了很多机会了。 – James老师
背景:James老师在开场时评论近期市场不断创下历史新高,鼓励投资者不要畏高,应尽快入场。
如果你到65岁如果没有资金好让自己退休,那问题不在于社会,而在于你。 – James老师
背景:引用《理财圣经》中的观点,强调个人投资理财的责任是实现富裕退休的关键。
如果你可以买两间房的能力,你才去买第一间房。买房子要跟买拖鞋一样,坏掉换一双就好,這樣子你才买房子才不是风险。 – James老师
背景:在阐述房地产的巨大风险时,老师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来定义何为“无风险”的消费。
只有指数基金可以当做不动产,可以百年不会坏,而且时间越久就越稳固,这个就是可以世世代代永流传的资产。 – James老师
背景:将指数基金与传统不动产对比,强调其作为长期核心资产的优越性。
杠杆基金会瞬间归零的,你要知道它会瞬间归零的。所以你那部分如果是可以归零的资金之内去买,买完之后你还是得做聪明再平衡。 – James老师
背景:在展示TQQQ惊人的历史跌幅后,老师反复强调杠杆基金的归零风险,并指出聪明再平衡的绝对必要性。
金融从业人员就是两种人,一种是无知,一种是诈骗,应该没有第三种人。 – James老师
背景:老师犀利地评论市场上大部分金融专家和从业人员的本质。
做实业的人不会富有的,你要懂得什么叫做金融操作。 – James老师
背景:回应皓晴的分享,点出仅靠劳动收入难以实现巨大财富,而金融工具(投资与借贷)才是关键。
你官会投资不会借钱的,还是会变穷人啊。 – James老师
背景:进一步强调,在懂得投资的基础上,学会聪明地运用杠杆(借贷)是从富裕走向富豪的进阶之路。
政府的欠债就是人民的储蓄。 – James老师
背景:引用现代货币理论(MMT)的核心观点,解释为何政府支出和国债增长对经济和投资者是好事。
没有AI的个人跟企业都会消亡,或者是会贫穷。 – James老师
背景:在预测未来经济增长时,老师断言了AI技术的颠覆性力量,不拥抱AI将会被时代淘汰。
五、总结#
本期课程从宏观的市场趋势和投资哲学,到具体的资产风险分析,再到个人财务规划的实际操作,内容丰富且深刻。James老师再次强化了长期持有指数基金这一核心策略,并对房地产和杠杆基金这两种极具诱惑力又暗藏巨大风险的资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风险预警。通过“聪明再平衡”的具体方法,为希望使用杠杆的投资者提供了明确的风控路径。问答环节的探讨更是将理论与生活紧密结合,无论是消费、负债管理还是对新金融法案的理解,都给予了学员清晰的指导。总体而言,这是一堂提醒我们在牛市中保持清醒,既要勇敢拥抱增长,又要时刻敬畏风险的宝贵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