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正文

00533 活着比回报率重要:先定现金比例,再选 Beta,投资就稳了

CLEC 资产配置 投资心态 杠杆ETF 退休规划 股票质押 资本主义

一、当期主题
#

本期核心主题是资产配置的灵活性与长期投资的生存法则。James老师强调,资产配置并非一成不变的死板数字,而应根据个人的现金需求、资金规模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动态调整。核心观点在于,投资者应首先确定自己的现金持有比例,这将决定其投资组合的风险暴露(Beta值)范围以及可持续的年度提款率。对于长线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目标是“活下去”,确保在市场的长期波动中能够生存下来,而不是盲目追求最高的回报率。

二、简报内容
#

市场资讯与社群动态
#

  • 香港新增QQQ ETF:香港交易所新增了一只由景顺(Invesco)直接挂牌的ETF,代码为3455,追踪纳斯达克100指数,为香港投资者提供了直接投资QQQ的渠道。
  • 社群AI创作与资源分享
    • 学员们利用AI等工具,以多元化的形式传播CLEC的投资理念,例如“投资翻译官”频道将音频内容转化为访谈节目,“陈风爷爷说故事”频道则面向儿童进行财商启蒙。
    • 老师还提及了“阿良的人生”等播客,赞赏其亲和力与幽默感,并鼓励更多人利用AI工具(如他本人尝试使用的NotebookLM,可将YouTube链接快速转化为新视频)创建自己的频道,共同推动这场“资本主义觉醒”的革命。

核心分享:灵活的资产配置策略
#

James老师重点讲解了讲义中关于资产配置的两个页面,强调其灵活性和核心原则:

  1. 现金比例决定一切

    • 你的资产配置首先要确定现金比例,这会决定你投资组合的Beta值范围和年度可提领金额的百分比。
    • 基本原则:杠杆基金的部位不应高于现金部位,也不应高于原型基金(QQQ)的部位。例如,433(40% QQQ, 30% 杠杆, 30% 现金)是比较极限的配置。
    • 不同现金比例的配置与提款率示例
      • 30%现金:Beta范围在0.7到1.0之间。
        • Beta为1.0时(如433配置),年度最多提领2%
        • Beta为0.7时(如703配置),年度可提领3%
      • 40%现金:Beta范围在0.6到0.9之间。
        • Beta为0.9时(如334配置),年度可提领3%
        • Beta为0.6时(如604配置),年度可提领4%
      • 50%现金:Beta范围在0.5到0.7之间。
        • Beta为0.5-0.6时(如505或415配置),年度可提领5%
        • Beta为0.7时,提款率应降至4%
  2. “15年”现金储备的动态管理

    • 理想状态:持有足够覆盖15年生活开销的现金,以安然度过任何市场下跌和盘整期,等待投资部位翻倍。
    • 现实操作:如果一开始没有15年的现金储备(例如只有10年),应采取以下策略:
      • 市场上涨时:将投资(尤其是杠杆基金)获利的部分转为现金,逐步将现金储备补充到15年的水平。一旦达到15年,就无需再增加。
      • 市场下跌时绝对不要将仅有的10年(或以下)现金投入市场。因为你无法预测熊市会持续多久,过早耗尽现金会在市场低点被迫卖出股票,导致投资失败。
    • 核心理念:长线投资最重要的是活著,而不是回报率。回报率低一点没关系,时间拉长,财富依然可观。

其他重要观点
#

  • 认清金融从业者的本质:银行理专和保险经纪人与其客户存在利益冲突。他们的目标是销售产品,而不是客户利益最大化。投资者需要加强自身财商,利用银行的服务(如贷款),而不是购买他们推销的理财产品。
  • 对年长者的建议:年纪大的朋友(如70-80岁)应该多花钱享受生活,而不是以资产增值为首要目标。可以通过505、415甚至316的配置,将年提款率提高到5-6%。
  • 恐懼時要贪婪:回顾2022年10月市场底部时(QQQ约260美元,最低254美元),当时市场极度恐慌,但事后证明是绝佳的买点。投资者需要训练自己在他人恐慌时保持贪婪的心态。
  • 唤醒资本主义觉醒:James老师认为,资本主义的本质是资本家和发达国家利用制度奴役劳工和新兴国家。我们必须学会其金融操作的“船坚炮利”,才能改变个人、家族甚至民族的命运。

三、问答环节
#

Derek
#

  • 问题:儿子大四,每月定期定额1500元台币投资00670L(QQQ正二),刚开始两个月。想问现在金额不大是否需要做再平衡?或者要到多少金额才开始?
    • James老师回复:初期金额小,持续投入即可。当00670L的市值累积到大约100万台币时,就可以开始进行资产配置,例如转为433(40%原型,30%杠杆,30%现金)的配置。之后随着薪水增加继续投入,每年年底做一次聪明的再平衡即可。另外,老师鼓励年轻人,他们所处的时代科技发展迅速,投资回报率比我们当年高,只要懂得投资,未来会更幸福。

CitizenForum
#

  • 问题:如果再次遇到类似金融海啸的危机,会不会有什么预警或征兆?如果真的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 James老师回复:我们的投资原则是“有钱就买,打死不卖”。既然不卖,那有没有征兆也就不重要了,我们从不预测市场,所以无法回答什么征兆。

Willy
#

  • 分享:第一次上台,30岁在南科工作。分享自己从投资个股,到0050,再到接触杠杆ETF并采用老师433配置的心路历程。对老师的整套系统(资产配置、聪明再平衡、股票质押)非常认同,目标是40岁存到3000万退休。他引用古籍《盐铁论》中的“富在数,不在劳身;利在市局,不在力耕”来印证金融知识的重要性,并视老师为自己的“富爸爸”,非常感恩。
  • 问题:分享了自己可能是“孤寡命”,但仍希望让父母早日退休。并好奇地请教老师年轻时是如何挑选另一半的?
    • James老师回复
      1. 鼓励发言:鼓励大家多上台练习讲话,因为逻辑和表达能力是改变世界的重要工具。
      2. 关于命运:命盘是告诉你人生的功课和需要注意的风险点,而不是注定的结局。“孤寡命”是提醒你要去克服这个问题,多交朋友,广结善缘,而不是认命。
      3. 关于爱情:核心是**“要成为一个值得被爱的人”**。不要给对方开条件,而要先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真爱是无怨无悔的付出(I do),要学会倾听对方,不要计较。如果自己先成为值得被爱的人,对方自然会爱你。

Haoqing
#

  • 分享:探讨了特朗普提出的H1B签证10万美元申请费政策。他认为这反映了美国现在需要的是“精英中的精英”,很多基础工作会被AI取代。但他认为,即使不能来美国工作也无妨,我们可以通过投资QQQ/00662,成为这些美国天才精英们的“老板”,这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 James老师回复:首先纠正了对政策的理解,10万美元费用主要针对从海外直接招聘、公司并不了解的申请人,而不是在美国留学的毕业生。这其实有利于在美国读书的留学生。更重要的是,他强调了哲学思辨的重要性:在评判一个观点前,要先站在对方的立场,理解他为什么会这么说,而不是立即反驳。最后还幽默地教导他如何对太太表达爱意,要先从内心默念开始催眠自己。

Demo
#

  • 分享

    1. 关于H1B新闻,他发现在美华人群体一开始也是疯狂转发,但没有深入了解事实,后续白宫的澄清说明该政策主要针对外包公司。这印证了老师说的“市场信息是垃圾,不要理会”。
    2. 学习财商需要耐心,“不要急”。他观察到美国的生活节奏是慢的,鼓励大家学习也要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
    3. 借贷是很好的工具,但需要财商的积累。当你的资本足够大,银行会追着借钱给你,那时你不会再纠结于2.1%还是2.5%的利率,因为你的投资回报远超于此。
    4. 他提出一个精彩比喻:要努力让自己成为另一半口中那个“永远的QQQ”,值得对方长期持有、打死不卖。
    • James老师回复:非常赞同,“活著最重要,不要急”。他警告那些曾在短线交易或期货中亏损惨重的人,不要指望用我们的方法快速翻本,这样很危险。对于临近退休的人,也不建议借钱投资,因为还款压力和市场波动的双重风险非常高。

A-Liang
#

  • 分享:第一次来到直播间,他分享了自己发现CLEC频道的过程。之前他已在做指数投资,并使用信贷和杠杆,但感觉像一直在“踩油门”,没有刹车和安全气囊。老师的“原型+杠杆+现金”的配置方法,给了他完整的安全体系。他已于本月退休,并开始效仿老师,开放与人线下交流投资理念,帮助他人。最后还为大家献唱一曲,作为结尾。
  • 问题:老师的频道为什么叫“CLEC”?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 James老师回复:高度赞扬了A-Liang退休后回馈社群的行为,鼓励更多人参与到这场“资本主义觉醒”的革命中来。他解释CLECCalifornia Life Enrichment Club(加州富足人生俱乐部)的缩写。

Michael
#

  • 分享
    1. 现在对市场波动的心态已“心如止水”,无论涨跌都很平静,对比那些买个股的朋友整天在纠结买卖,感觉自己很幸运。
    2. 自己40多岁才结婚生子,人生仿佛才开窍,更有动力。他在孩子一出生就为其投入100万台币做433配置,目的是让孩子从小亲眼见证这套投资逻辑的有效性。
    3. 接触老师的投资理念后,看事情的角度变了,不再因“没钱”或“太贵”而限制自己,更愿意为有意义的事和自我成长而投入。
    • James老师回复:称赞他的分享,并说他的太太和孩子是“带财”来的,是很好的缘分。

Mako
#

  • 问题
    1. 在日本的房产准备卖掉,这笔钱是应该等钱到账后再和现有资金一起做资产配置,还是现在就可以把这笔预期收入归入现金,提前调整投资部位?
    2. 对紫微斗数感兴趣,请教命宫有“地空”、“地劫”代表什么?以及情侣“合盘”看缘分有没有用?
    • James老师回复
      1. 钱到了再做配置,不要提前行动,因为中间可能发生任何事,不用去预判。
      2. 关于命盘:不用太在意地空地劫这些小星,最关键的是看“化忌”在哪个宫位。化忌代表你这辈子的功课和弱点,是需要你去努力克服的地方,而不是宿命。例如夫妻宫化忌,是提醒你要用心经营夫妻关系。看伴侣的盘,也不是为了“合盘”,而是为了理解对方的弱点和挑战,从而更有同理心。

Peter
#

  • 分享:感恩老师,认为生活在这个有网络的时代非常幸运,能够跨越地域学到宝贵的理财观。他完全认同科技会持续进步,这也是坚定投资高科技(QQQ)的理由。
    • James老师回复:鼓励大家去买特斯拉,并分享了“花钱会更有钱”的逻辑:通过贷款消费,用信用卡返现的3%进行投资,40年后这笔小钱的复利增长会远超当初消费所付出的利息成本,所以越消费越有钱(前提是消费得起并且懂得投资)。

Mike
#

  • 分享:回顾了三年前和老师讨论英特尔的看法,认为现在英特尔是被国家力量扶持,基本面并未改善。他观察到高端芯片设计(3纳米)环节正向硅谷集中。
  • 问题:请教老师如何预测TikTok被美国财团收购后的最终结果?
    • James老师回复:这笔交易一定是特朗普和习近平之间有某种台面下的协议。这是政治问题,而非商业问题。美国最终一定会掌握对算法的控制权。同时提醒大家警惕利用AI伪造名人形象进行诈骗的视频。

Chenfeng
#

  • 问题:在推广老师理念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亲朋好友跟随投资,但在市场下跌时因恐惧而卖出,反过来责怪我们,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
    • James老师回复
      1. 先做免责声明:明确表示自己非专业顾问,风险自负。
      2. 对于亲友:你要先问自己,是否愿意为他们“下地狱”?即你是否有承担这段关系可能破裂的心理准备。如果有,就去做;如果没有,就不要建议。
      3. 一个可行的方法:可以建议他们用一笔“亏得起”的小钱开始,并跟他们讲清楚长期性。你甚至可以口头承诺,十年后如果还亏损,亏的算你的。
      4. 对于无法沟通的人:直接拉黑,让他们在你的世界里“不听、不看、不存在”。我们精力有限,要去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

社群讨论
#

  • 关于Clubhouse时间:主持人Cathy提出,考虑到时差和大家的作息,是否可以将Clubhouse的时间调整。James老师表示同意,并决定在社群内发起投票,让大家共同决定最合适的时间。

四、精彩观点
#

长线投资最重要的是要活著而不是回报率。 – James老师

背景:在解释为何现金储备不足时,市场下跌不应补仓,强调先生存下来的重要性。

资本主义是在奴役新兴国家…我们一定要学会真正的资本主义的船坚炮利的金融操作才能改变我们个人世代的命运。 – James老师

背景:在阐述自己对全球经济体系的看法,并以此激励大家学习真正的投资。

富在数,不在劳身;利在市局,不在力耕。 – Willy

背景:引用古籍《盐铁论》来表达自己对James老师财商教育的理解和共鸣。

你要成为一个值得被爱的人。 – James老师

背景:在回答学员关于如何寻找伴侣的问题时,给出的核心建议。

我们就买他的这个QQQ啊…那你不是就变成这一些天才的老板了吗? – Haoqing

背景:在讨论美国吸引全球精英人才的政策时,提出的投资视角。

你要想想看怎么样可以从你的老婆另一半的口中说你是我永远的QQQ。 – Demo

背景:用投资中“打死不卖”的QQQ来比喻理想的伴侣关系,鼓励大家在情感中持续付出。

越在你命宫越弱的地方要稍微努力,那个就是命盘的目的,而不是阻碍你去不要去做这个事。 – James老师

背景:在解释如何看待紫微斗数中的“化忌”,强调命盘是用来指导努力方向的工具,而非宿命的判决书。

花钱会更有钱。 – James老师

背景:在解释利用信用卡消费返现进行投资的复利效应,阐述了一种积极的消费观。

不听不看不存在。 – James老师

背景:在回应如何处理因好心建议投资而被责怪的窘境时,给出的果断处理负面人际关系的方法。

老师就像…在一片白雪里面…那一朵很鲜明的…红色的花…帮我们指点明灯。 – A-Liang

背景:在表达对James老师无私分享的感激之情时,做出的生动比喻。

五、总结
#

本期聚会从一个非常具体且核心的投资技术问题——“如何灵活地进行资产配置”——切入,James老师给出了一个基于现金比例的清晰框架,并强调了“先生存后发展”的长期投资最高原则。随后的问答环节内容极其丰富,从年轻人的第一笔投资,延伸到婚姻、亲子、人生哲学、命运观,再到对宏观政治经济的洞察,充分体现了CLEC社区的学习氛围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投资理财,进入了将投资哲学融入生活方方面面的更高层次。学员们的分享真诚而深刻,展现了一个积极、互助、共同成长的社群面貌。

免责声明: 本文仅为个人学习笔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相关文章

00511 风险与现金才是真正的投资起点
CLEC 资产配置 现金储备 风险管理 长期投资 指数基金 QQQ 市场波动 投资心态 税务规划 杠杆ETF 退休规划 利益冲突
00524 知识,就是我们的革命:跳出贫穷酱缸,靠自己逆转命运
CLEC 资产配置 资本主义 投资心态 健康管理 杠杆基金 退休规划 AI
00519 投资的最高境界:无聊中致富,风险中坚定
CLEC 投资心态 资产配置 纳斯达克100 QQQ 长期投资 现金管理 质押 退休规划 防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