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正文

00537 理财型房贷+反脆弱退休:现金 15 年安全垫,聪明借钱成富豪

CLEC 反脆弱 资产配置 退休规划 股票质押 长期投资

一、当期主题
#

本期课程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反脆弱”**的投资体系。James老师指出,真正的财富自由并非来自预测市场,而是建立一个能够抵御甚至受益于市场变化的坚固结构。这包括培养“市场没有最高,只会更高”的长期心态,理解错失上涨的永久性损失远大于暂时下跌的风险。通过具体的案例和计算,老师展示了善用杠杆(如信贷、股票质押)与动用本金对长期财富的巨大影响,并为不同人生阶段,特别是临近退休的投资者,提供了关于现金储备和资产配置的清晰指导,旨在帮助大家进化投资认知,实现真正的财务安全与自由。

二、简报内容
#

市场观点与长期投资心态
#

  • 无惧市场波动:市场震荡、国际局势都与长期投资者无关。市场没有最高点,只会不断创下新高。投资者最大的风险不是短期下跌,而是因为犹豫而错过的长期上涨,后者是永久性的损失。
  • 投资的“雪球效应”:巴菲特所说的长坡厚雪,其精髓在于坚持。投资初期(前4-5年)可能看不到明显效果,这是最困难的阶段。但一旦资产的“雪球”滚大,后续的增长将非常惊人。关键在于无论市场如何,都要坚持“有钱就买,打死不卖”的原则。
  • 警惕诈骗:老师再次点名ID为“Pan”的诈骗账号,该账号冒充老师私下联系学员,订阅人数极少(35人)。老师强调,他绝不会主动私下联系任何人,任何主动联系并提供代客理财服务的都是诈骗。

投资中的“反脆弱”概念
#

  • “反脆弱”的定义:反脆弱是指一个系统在面对环境剧变和灾难时,不仅能抵御风险,甚至能从中受益的能力。
  • 职业的脆弱性:许多看似稳定的高薪职业,如工程师、医生,其实是脆弱的。因为职业越专业,转型越困难,一旦行业发生颠覆性变化(如AI的出现),就可能面临失业风险。
  • 投资是终极的反脆弱:相比之下,资本是反脆弱的。它24小时不停地工作,不会被解雇。因此,每个人都应该通过投资,让自己进化,拥有抵御未知风险的能力。投资最大的风险是“不知道风险存在的风险”。

借款消费 vs. 动用本金的巨大差异
#

  • 一个思想实验:假设有500万美元本金,年化回报18%,投资40年。
    1. 借款消费模式:每年借出10万美元生活,年利率6%。40年后,500万本金会增长到3.75亿美元,而总欠款约为1600万美元。最终净资产高达3.59亿美元
    2. 本金消费模式:每年从本金中花掉10万美元。40年后,资产只会增长到1.89亿美元
  • 结论:长期来看,借钱消费的人比动用本金的人,资产多出近一倍。时间越长,差距越大。这体现了“富豪”与“富有”的层级差异。对于年轻人来说,善用信贷进行投资(韩信点兵),可能让未来的资产多出一亿。

现金为王:退休规划的关键
#

  • 为退休准备充足现金:临近或已经退休的朋友,应准备至少10-15年,甚至20年以上的生活费作为现金储备。
  • 现金是反脆弱的基石:充足的现金储备意味着你在市场暴跌时无需被迫卖出资产,可以安然度过危机,这就是反脆弱。
  • 动态补充现金:在市场上涨的年份,应将投资的部分盈利转为现金,不断巩固你的现金储备。活下来才有一切,不要一味追求高回报而忽视了安全。

两个真实案例分析
#

  1. 案例一:三亿土地的陷阱
    • 背景:家中长辈留下的土地增值到3亿台币,但家庭没有现金流。银行介入,设计了一个复杂的理财方案:将土地抵押贷款1.7亿,用部分资金购买高风险的阿拉伯石油公司债券,再将债券抵押、设立信托、让兄弟再贷款3000万等,层层嵌套。
    • 后果:整个家庭被银行的方案套牢,背上巨额债务,却依然没有产生任何现金流,资产面临被银行掏空的巨大风险。
    • James老师的建议:立即中止与银行的合作,全部赎回。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让长辈将土地卖给建商,拿到3亿现金。缴完税后仍有约2亿的流动资产。这笔钱可以配置为70%股票和30%现金,既能产生现金流,未来也能通过“实物抵缴”的方式轻松处理遗产税,避免了被银行层层盘剥。
  2. 案例二:准退休人士的理财规划
    • 背景:一位62岁的朋友,有无贷款的房产,4000万台币现金(后补充总资产达6000万),年开销100万,考虑是否要做“理财型房贷”(Home Equity Loan)来投资。
    • James老师的建议
      • 坚决反对:对于临近退休或已退休人士,借短期的理财型房贷(如2-5年一续约)风险极高。一旦在市场低谷期银行拒绝续约并要求还款,将导致灾难性后果。
      • 唯一例外:如果要贷款,必须是长期贷款,签约年限至少15年以上(例如,有银行如新展银行提供贷款至75岁)。因为15年的周期足以让市场从任何低点恢复。
      • 此案结论:该朋友资产6000万,年开销100万,提领率仅1.67%,完全足够生活,根本不需要冒险去贷款。钱够了就不要借,不够也不应该借。年长者应以保守为上。

三、问答环节
#

Mao Mao
#

  • 分享:
    1. 作为一位30岁的年轻人,分享了自己从完全没有理财概念,到通过阅读和观看老师视频后心态转变的历程。去年因项目暂停,拥有了大量空闲时间,开始探索身心灵成长,并接触到基础理财知识。
    2. 她认为,最大的转变是“转念”。James老师的理念“富有是天赋,快乐是人权”首先是建立一个新的信念系统。很多人不相信普通人也能实现财富自由,是因为他们的旧有信念限制了自己。
    3. 她观察到,急于求成的短线操作心态,与生活中急于找工作、无法忍受空窗期的焦虑心态是同源的,都源于“匮乏感”。而退一步,让自己慢下来,反而能找到更有价值的方法。
    4. 在接受了“自己已经是千万富翁”的心态后,她发现自己的言行举止都变得更加从容,不再有物质上的匮乏感。她认为,在学习具体操作前,先从精神上接纳自己可以“既有钱又有闲”至关重要。
    • James老师评论:非常享受Mao Mao的分享,认为她非常有精神能量和智慧。能接触到这个频道的人,通常都是在同一个频率上,能量很高。她的分享非常精彩,并且都讲到了重点。

Li
#

  • 分享:
    1. 自2019-2020年开始跟随老师学习,当时虽然相信但资金不多。他有三处在美国的收租房产,现金流不多且维护成本在疫情后大增。
    2. 受老师“卖掉房子”理念的启发,他下定决心,在22个月内将三套房子全部卖掉。虽然缴纳了高额的资本利得税,但他认为税就是成本,卖完后感觉一身轻松。
    3. 将卖房所得投入券商账户,没有进行过于精细的计算,只是遵循“模糊的正确”。去年12月在旅游时偶然查看账户,惊讶地发现资产已达到年消费的50倍,于是今年决定正式退休。
    4. 他的心得是:要有耐心,市场是慷慨的;要敢于卖掉出租房产;要持续学习,因为老师的教学也在不断进化。
    • James老师评论:市场非常慷慨。像Li这样有基础的人,认真投资五年就可能退休。年轻人从头开始,十年有钱,二十年富有,三十年成富豪。房产是“有壳的奴隶”,是枷锁,不应背在身上。

Yao
#

  • 分享:最近在看台大傅佩荣教授的哲学讲座,深受启发。他认为,哲学与宗教能帮我们解决“灵”的问题,就像老师帮我们解决“金钱”与“生活”的问题一样。当一个人没有小我,怀有大爱时,做很多事情的心态都会改变,能感受到不同的力量。
    • James老师评论:感谢Yao的分享,也感谢他帮忙制作了频道的英文版。

Peng
#

  • 问题:分享了他关于“弹性再平衡”策略的回测数据。该策略在现金储备不足15年时,下跌年不动用现金,而是用原型ETF(如QQQ)的一部分转为杠杆ETF;上涨年则将杠杆ETF部分转为现金。他的结论是,回测发现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最佳参数,最稳妥的策略依然是在退休开始时,在给定的Beta值下,配置尽可能高的现金比例。
    • James老师回复:结论是正确的。在相同的Beta值下,永远选择现金比例更高的配置方案。再平衡应是“模糊的正确”,不必过于精细。在市场好的时候,多将利润挪为现金,“把城墙筑高”,以抵御未来的风险。

TBOS
#

  • 分享:
    1. 她在2022年接触到老师的频道,并牢记“坏掉的电梯就不要待在上面”的教诲。
    2. 当时她的先生在退休账户里短线操作,导致亏损了20万美元,并且坚持不卖,认为“不卖就不算亏”。
    3. 她最终自己做主,将那些已经亏损80%的股票全部卖掉,全数买入QQQ和TQQQ。在短短一年内,不仅20万的亏损全部赚回,还额外多赚了8万美元。
    4. 她即将第一次实践老师说的“借钱”,计划从Pledge Account中借钱出来为女儿支付大学学费。
    • James老师评论:对TBOS印象深刻。鼓励她勇敢去借钱,这将使她从“富有”的等级跃升到“富豪”的等级。下一个等级就是“借钱永远不还,永远不缴税”。

Chris
#

  • 分享:
    1. 他从女儿的账户学到了长期持有的威力。他在2020年市场高点为女儿单笔买入0050后就没再管,几年后发现其绩效比自己操作的账户要好得多。
    2. 他自己也一直在践行“韩信点兵”,通过信贷投资,目前已接近台湾信贷的上限。
    3. 由于自己无房,他正在说服长辈,希望用长辈的房子做抵押贷款,以获得更大笔的资金投入市场,并承诺会给长辈更高的孝亲费。
    • James老师评论:Chris的例子再次证明,不要怕买在高点,因为市场没有最高,只会更高。今天的600块未来可能是6000块。大家要相信长期趋势,不要理会外界那些不懂我们投资哲学的人的噪音。

L (Locke)
#

  • 问题:母亲卖房后预计有1000万台币左右的资金,她的年开销不高,但资金不足以支持质押借款过生活。请问这笔钱应该如何配置,以供母亲生活?直接全部投入0056这样的高股息ETF是否可行?
    • James老师回复:建议保留100万作为紧急备用金,其余900万全部投入0056。按6%的股息率计算,一年就有54万,一个月4.5万,远比房租收入高。这样长辈有钱花,有底气,会更快乐长寿。而且,将不动产变为流动资产,未来处理遗产时会简单得多。

Ann
#

  • 分享:
    1. 深入解读了“韩信点兵”的典故,指出其精髓在于创造性地利用身边一切可用的资源(信用、房产、人脉等)来扩充自己的“兵源”(资金)。
    2. 分享了个人实践:在利率低点时将房子做了30年贷款,并申请了HELOC作为临时的紧急现金备用,还曾将家里空余房间出租给小留学生增加现金流。
    3. 强调了财富第七个层级“活得长寿”的重要性,这不仅需要身体健康,也需要心灵的富足。
    • James老师评论:Ann博士是一路跟随的老学员。他说的很对,当大家有钱之后,就会发现健康和心灵的富足远比金钱本身更重要。

Demo
#

  • 分享:他作为一个身份尚未完全转换的美国居民,在与老师的交流中深刻体会到“现金为王”。无论是为自己养老,还是为下一代规划,流动性强的现金资产都远比房产等固定资产更容易处理和传承,尤其在涉及跨国税务时,现金的优势更为明显。
    • James老师回复:完全正确。流动资产简单直接,你总不能把一个马桶电汇给儿子吧。有一套自住房就够了,更多的房产只会成为沉重的枷索。

Fu You Shi Tian Fu
#

  • 分享:
    1. 花莲救灾的体悟:他去花莲做志工,亲眼目睹一位卖肉圆的老板娘在灾后哭诉:“房子毁了,房贷还要继续缴!” 这让他深刻体会到,房子是一个风险极高的资产,一场天灾就可能让几十年的心血化为乌有。
    2. 投资与禅修的相通之处:老师PPT里那张“一切与我无关”的小和尚图,让他想起了大学时参加的“默照禅”。他认为投资也需要“默”(对市场噪音不回应)和“照”(清楚觉知长期上涨的根本事实)。他总结了一个心法口诀:“好的不喜欢,坏的不讨厌”,以平常心对待市场涨跌。
    • James老师评论:投资即是人生,会“倒吃甘蔗”,越来越好。他分享了一句《金刚经》里的话与大家共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可以慢慢去体会。

Fu43 (from chat)
#

  • 问题:一位60岁的朋友,有750万现金和1800万高股息ETF(年配息160万),年生活费需200万。想做70/30或433配置,并考虑动用700万的理财型房贷额度。
    • James老师回复:坚决反对。首先,你的资产不足以支撑200万的年消费。按6%股息率算,你需要3300万本金才能产生200万现金流,你现在的总资产只有2550万。其次,你已经60岁,绝对不可以用理财型房贷,风险太高。你的唯一选择是,保留约150万现金,其余2400万资产全部投入0056这类高股息ETF,靠股息生活,有多少花多少。

Jason
#

  • 问题:他觉得杠杆基金的再平衡策略有些复杂,担心自己年老后能否严格执行,也担心难以清晰地传授给下一代。并且,在执行再平衡时,内心会有波动,会想“如果市场继续涨怎么办?”
    • James老师回复:这个方法一点都不复杂,复杂的是你的心。你会纠结,是因为“心有所住”,执着于可能的结果,从而“心生魔障”。解决方法是修行,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只是简单的加减法,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四、精彩观点
#

下跌都只是暂时的啦,只有上涨才是永远的。所以你的损失可能是一时的…可是上涨你没赚到你就是永久的损失啊。 – James老师

此观点旨在强调长期投资中,机会成本(错失上涨)的危害远大于短期市场回调带来的账面损失。

很多你的职业越专业你就是越脆弱…唯一的就是投资才是反脆弱。 – James老师

此观点解释了“反脆弱”的概念,指出高度专业化的职业在面对行业颠覆时风险很大,而资本投资则具备持续应对变化的能力。

我们的生活的展开其实都建立在我们自己的心念之上,就是你认为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他就会是那个样子。 – Mao Mao

此观点分享了个人心态转变的重要性,认为相信自己能够富有的信念,是实现财富自由的第一步。

坏掉的电梯就不要在上面再待着,我们要去一个好的电梯。 – TBOS (引述James老师)

此观点比喻了在投资中应果断放弃表现不佳的个股(坏电梯),转向长期趋势向上的指数基金(好电梯)。

税不是重点,是资产要能够增值,长辈能够花到钱才是重点。 – James老师

此观点在处理长辈资产时提出,核心目标应是提升资产价值和长辈的生活品质,而不应过分纠结于未来可能产生的遗产税。

你因有所住,你心有所住,而魔就会生。 – James老师

此观点从哲学层面回应了学员对策略复杂性的疑虑,指出投资中的恐惧和纠结源于内心的执着,而非策略本身的问题。

房子倒了,贷款还是要持续缴。 – Fu You Shi Tian Fu & James老师

此观点通过真实灾难案例,揭示了房产作为资产的巨大风险,它不仅可能价值归零,其附带的债务并不会因此消失。

通常说不留现金的人都是穷人啊…现金就是空气。 – James老师

此观点用生动的比喻强调了现金储备对于投资生存的极端重要性,尤其是在退休规划中,它是抵御风险的生命线。

五、总结
#

本期聚会深入探讨了构建“反脆弱”投资体系的核心要素。James老师从宏观心态到具体操作,再次强调了长期投资的信念与纪律。通过对比借贷消费与动用本金的案例,清晰地展示了财富增长路径的巨大差异。针对不同阶段的投资者,尤其是准退休人士,老师给出了关于现金储备和贷款风险的审慎建议,并用两个鲜活的家庭财务案例,揭示了金融市场中的陷阱与明路。学员们的分享也极为精彩,从个人心路历程的转变,到卖房投资的实践,再到禅修与投资哲学的结合,充分展现了社区成员在财富和心灵两个层面的共同成长。整场讨论不仅是投资策略的教学,更是一场关于人生规划与心灵修行的深度交流。

免责声明: 本文仅为个人学习笔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相关文章

00514 现金水位与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人的心理素质与配置逻辑;守富则必须具备谦逊、敬畏市场的心态
CLEC 长期投资 市场波动 资产配置 现金为王 股票质押 税务规划 行为金融学 诈骗防范
00513 时代在变,选择最棒的指标(如纳斯达克 100),AI 时代狂想曲
CLEC 投资理财 指数基金 QQQ 纳斯达克100 长期投资 资产配置 AI 人工智能 市场波动 巴菲特 ETF 00865B 00864B HXQ 数字货币 退休规划 市场心理
00511 风险与现金才是真正的投资起点
CLEC 资产配置 现金储备 风险管理 长期投资 指数基金 QQQ 市场波动 投资心态 税务规划 杠杆ETF 退休规划 利益冲突